邢台市规范性文件制定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1 22:33:33   浏览:919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邢台市规范性文件制定办法

河北省邢台市人民政府


邢 台 市 人 民 政 府 令

〔2009〕第5号

《邢台市规范性文件制定办法》已经2009年12月9日市政府第二十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市 长 刘大群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邢台市规范性文件制定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的监督,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维护法制统一,促进依法行政,确保政令畅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河北省地方政府立法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政府及其部门(含政府工作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社会管理职能的组织或机构,以下统称制定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关系,并在一定时期内反复适用,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性文件。

第三条 规范性文件的立项、起草、审查、审议、公布和监督,适用本办法。

政府及其部门内部的管理制度,包括人事、行政、外事、财务管理等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义务没有直接影响的内部管理规则、向上级行政机关的请示和报告、对具体事项所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以及其他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下列行政机关有权制定规范性文件:

(一)市、县(市、区)政府(含政府办公室)及其工作部门、派出机关;

(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法律、法规授权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或机构。

临时性机构、议事协调机构、内设机构及派出机构不得制定规范性文件。

第五条 规范性文件制定应当遵循依法、统一、公开、权力与责任对等和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原则。应当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范行政行为。内容应具体、明确,用语要规范、简洁、准确,逻辑要严密,具有可操作性。

第六条 规范性文件由制定机关制定并公布施行。

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由制定机关的办公室和法制机构依照各自的职责分别负责。

第七条 违反本办法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一律无效,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拒绝执行,并可向本级政府或上级政府法制机构举报。

第八条 起草规范性文件应对制定目的、依据、适用范围、主管部门、行为规范、法律责任、施行日期等作出明确规定。

第九条 规范性文件的名称一般称“规定”、“办法”、“细则”、“决定”、“通告”等。

规范性文件用条文形式表述,一般不分章、节。根据内容需要可设条、款、项、目。“条”的序号用中文数字依次表述;“款”不编序号,另起一行表述;“项”的序号用中文数字加括号依次表述;“目”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表述。

规范性文件要结构严谨、用语规范、文字简明,内容具体,具有较强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十条 制定规范性文件不得违反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不得创设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和征收、以及减免税费等内容;不得增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义务和限制权力;不得违背上级行政机关的命令和决定;不得超越法定职权范围。

法律、法规和规章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规范性文件原则上不作重复规定,确需引用时应注明其名称和条款。

第十一条 规范性文件实行年度计划制度,编制年度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应坚持立、改、废并举的原则。

政府部门认为需要由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应当向政府报请年度立项申请。部门应于当年十一月底前,将立项申请和主要负责人签字的规范性文件送审稿直报政府法制机构。

立项申请的内容包括:规范性文件名称、依据、制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拟出台时间等内容。

第十二条 政府法制机构对报请立项的建议项目,应进行全面审查和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编制下年度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年度计划由市长、县(市、区)长或常务副市长、常务副县(市、区)长批准后实施。

第十三条 规范性文件年度计划应当明确文件名称、起草单位和完成时间等内容。

列入政府年度制定计划的规范性文件项目,各有关部门应当严格执行,确保计划全面完成。

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的,应当向政府提出书面报告,说明理由。

未列入政府年度计划的规范性文件一般不予制发。特殊情况确需制定的,应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理由,经市长、县(市、区)长或常务副市长、常务副县(市、区)长批准后方可制定。

第十四条 规范性文件草案一般由同级政府主管部门负责起草,组成起草小组,做到领导责任、起草人员、工作经费和完成时限四落实。

两个以上部门联合起草或涉及面广、影响大的规范性文件,政府法制机构视情况可提前参与指导起草工作,也可明确牵头部门,吸收相关部门组成起草小组,共同承担起草工作,或者委托专家、组织起草。

第十五条 起草规范性文件,应先行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形式可采取书面、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也可邀请有关专家和组织参加。

第十六条 规范性文件送审稿,凡涉及政府其他部门的,起草部门应先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对经充分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的,起草部门应在报送审稿时如实说明。

第十七条 规范性文件送审稿应当经起草部门的法制机构审核、部门集体讨论、主要负责人签署;两个以上部门联合起草的送审稿,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签署后,其他部门主要负责人再会签。

第十八条 报送规范性文件送审稿,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报送审查的请示;

(二)规范性文件送审稿打印文本一式三份,并附电子文本;

(三)起草依据。具体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及上级行政机关政策性文件;

(四)起草说明。具体包括:制定的必要性,规定的主要措施,会签、协调情况,不同意见及处理情况等内容;

(五)征求意见有关材料。具体包括:有关部门会签意见原件,座谈会、讨论会、听证会的笔录等;

(六)部门法制机构审核意见及其他有关材料(如调研报告、考察报告)等。

第十九条 已列入年度计划的规范性文件送审稿直送同级政府法制机构审查。

未列入年度计划但因情况特殊急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先报送本级政府,经市、县(市、区)长或常务副市长、常务副县(市、区)长签署意见后,转政府法制机构审查。

第二十条 政府法制机构对报送的政府规范性文件送审稿,应就制定权限、程序、内容和形式进行审查。

第二十一条 政府规范性文件送审稿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政府法制机构应当作出不予同意、补充修改或暂缓制定等书面审查意见,退回起草部门:

(一)未列入年度计划且未按本办法第十三条第四款规定办理的;

(二)制定的基本条件不成熟的;

(三)对送审稿内容争议较大且争议理由充分的;

(四)报送的政府规范性文件送审稿不符合本办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的。

第二十二条 政府设规范性文件审查专用章。政府法制机构作出的书面审查意见应当加盖规范性文件审查专用章。

起草部门应当按照政府法制机构的审查意见对规范性文件送审稿进行处理,并在五个工作日内反馈意见。

第二十三条 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做好政府规范性文件送审稿不同意见的协调工作。对争议较大经协调达不成一致意见的,由政府法制机构提出意见,报政府审定。

政府法制机构应对送审稿在充分考虑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形成草案,并拟定公布形式,撰写审查报告,经政府主管领导签署意见,提交政府常务会议审定。

第二十四条 规范性文件草案未经政府法制机构审查,不得列入政府常务会议议题,不得送请领导签发。

第二十五条 政府常务会议审定政府规范性文件草案时,政府法制机构主要负责人应到会作草案的审查报告。起草部门和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应按政府常务会议通知要求参加或列席会议。

第二十六条 政府规范性文件应当经本级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决定。

部门规范性文件应当经制定机关行政办公会议审议决定。

第二十七条 政府规范性文件草案经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政府法制机构应当根据会议讨论意见及时进行修改并报送市或县(市、区)长签署发布政府令或以政府文件形式公布施行。

第二十八条 规范性文件的公布与施行应有时间间隔,一般自公布之日起三十日后施行。如遇特殊情况,可另行确定施行日期。

第二十九条 政府规范性文件签署印发后,由政府办公室负责发布。

政府公众信息网站和当地报社及主流媒体应于规范性文件实行前全文刊登,向社会公布。

未向社会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依据。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免费查阅已经公布的规范性文件。

第三十条 规范性文件的有效期为五年,凡标注为“暂行”“试行”的规范性文件有效期一律为两年。有效期届满自动失效。

对有效期满实施机关需继续执行的规范性文件,应提前六个月进行评估,出具重新修订或公布意见。

重新修订规范性文件按新制定文件程序报送审查。重新公布规范性文件自公布之日起重新计算有效期。

第三十一条 市、县(市、区)政府及其部门应建立规范性文件数据库,每年定期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列出继续有效、废止和失效的目录清单,及时上报本级政府法制机构。

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由制定机关的法制机构具体负责。每年的清理结果由政府法制机构负责汇总向社会公布。对明显存有违法问题的规范性文件,应随时清理及时公布废止。

对未列入继续有效目录的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再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第三十二条 制定机关和实施机关的法制机构应于每年1月20日前,分别将本机关上年度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和对已公布实施的规范性文件评估意见,上报政府法制机构。

第三十三条 市、县(市、区)政府应当将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列入依法行政的考核内容定期考评。

县(市、区)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报告年度依法行政情况,应包含规范性文件制定内容。

第三十四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规范性文件与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或者规范性文件之间相互矛盾,可以向制定机关法制机构提出书面审查申请,制定机关法制机构应当在六十日内进行审查并答复。

第三十五条 对在制定政府规范性文件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部门和个人,由政府法制机构提名,经政府批准后,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三十六条 市政府法制机构负责对市政府部门、县级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制定情况监督检查。

县级政府法制机构负责对本级政府部门及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规范性文件制定情况监督检查。

部门法制机构负责对本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制定情况监督检查。

第三十七条 政府或者部门法制机构发现规范性文件违反本办法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责令制定机关立即停止执行、限期纠正、确认无效或提请撤销该规范性文件等处理决定。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1996年11月8日制发的《邢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对我市行政执法机关和单位作出的抽象行政行为实行备案审批制度的通知》(政字〔1996〕98号)和2002年8月5日发布的《邢台市制定规范性文件程序规定》(市政府〔2002〕第15号令)同时废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处置市政府机关门前非正常上访实施细则》的通知

陕西省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处置市政府机关门前非正常上访实施细则》的通知

咸政办发〔2010〕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机构、派出机构:
《处置市政府机关门前非正常上访实施细则》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一月七 日

处置市政府机关门前非正常上访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和信访行为,有效处置咸阳市政府机关门前非正常上访问题,确保市政府机关及周边地区的正常秩序,根据《信访条例》、省政府办公厅《处置省政府机关门前非正常上访实施细则》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规范市委市政府机关信访秩序的意见》和《关于处置涉访违法行为有关问题的意见》(陕公通字〔2009〕85号),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市人民政府群众来访接待大厅设在渭阳中路6号,即市政府机关门口西侧的咸阳市人民政府群众来访接待大厅。凡在市政府机关门前及周边地区散发信访材料、呼喊口号、打横幅、穿状衣、举状纸,围堵和冲击市政府机关,拦截公务车辆和堵塞、阻断交通,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故意破坏公共设施,实施自残或在接待场所故意伤害、侮辱、威胁殴打工作人员等违反《信访案例》的行为者,经公安机关制止、信访人员劝解引导无效的情况下,视为非正常上访。
第三条 非正常上访处置工作由处置市政府机关门前非正常上访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处置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指挥,以咸阳市公安局为主具体实施,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全力配合,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随发现、随控制、随带离”,坚持依法处置与教育稳控相结合,宽严相济,依法有序,迅速果断地予以处置。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四条 成立处置市政府机关门前非正常上访工作组织机构。
(一)处置领导小组:
组 长:市信访局局长刘爱侠
副组长: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候卫东
市应急办主任秦文华
市公安局副局长张维护
市信访局副局长宋永超
成 员: 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田亚那
市公安局巡警支队支队长刘钦
秦都公安分局局长张骐
秦都公安分局广场派出所所长赵鹏利
(二)处置领导小组下设“两组一办”:
1、宣传引导组
组 长:市信访局副局长宋永超
副组长:市信访局来访接待科科长王凤娟
成 员:涉案县市区和部门负责人
2、现场处置组
组 长:市公安局副局长张维护
副组长:秦都公安分局局长张骐
3、领导小组协调办公室(设在咸阳市政府总值班室,以下简称“协调办”)人员为:
主 任: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候卫东
副主任:市应急办主任秦文华
成 员:市政府办公室行政科主任科员孙晓宇
市信访局接待科副科长景宏博
秦都公安分局广场派出所所长赵鹏利

第三章 职责分工

第五条 处置领导小组职责。处置领导小组是处置市政府机关门前非正常上访的组织协调机构,对处置市政府机关门前非正常上访负总责,其职责主要是:负责实施对市政府机关门前非正常上访现场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
第六条 宣传引导组职责。宣传引导组由市信访局负责成立,其主要职责是:宣传信访法律法规政策和引导群众到市政府群众来访接待大厅反映问题。
第七条 现场处置组职责。由公安机关组建。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市政府机关门前非正常上访的依法处置工作,收集和固定非正常上访人员的违法证据,处置非正常上访行为人。
第八条 协调办职责。1、负责政府门前保卫和安全的全面协调和处置预案的启动请示。2、负责日常值班和非正常上访情况的登记统计和信息报送工作。3、负责领导小组相关会议的会务组织工作及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九条 市应急办职责。1、负责通知涉访责任主体单位按时限要求到达处置现场开展工作。2、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十条 市政府办公室行政科职责。1、配合现场处置组做好市政府机关门前非正常上访的现场处置和安全保卫工作。2、负责做好日常安全保卫值班。3、负责对市政府机关门前非正常上访区域内的非正常上访情况的全程监控和有关证据的收集、固定工作。
第十一条 市卫生局职责。负责做好处置较大规模群体性上访事件中的紧急医疗救护工作。
第十二条 市信访局职责。1、负责向上访群众宣讲《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做好滞留非正常上访人员的教育引导工作。2、负责引导或强制劝离到市政府群众来访接待大厅的上访人员的初谈、分流或交办工作。3、负责处置办理日常信访值班和市政府门前来访情况日报、周报、月报及综合信息的起草报送工作。4、负责参加非正常上访处置人员签到工作和处置领导小组有关会议的会务组织工作及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5、负责对现场交办情况的跟踪督办等。
第十三条 市公安局职责。负责处置现场公安、武警力量的调配和综合协调工作。
第十四条 秦都公安分局职责。1、负责市政府机关门前日常巡查,随时将在非上访区域的上访人员劝离并引导到市政府群众来访接待大厅反映问题。2、负责处置现场及信访接待场所治安秩序的维护和依法处置工作。3、在现场处置组的指挥下负责向上访人员宣传有关法律法规,预防和制止上访人员围堵、冲击咸阳市政府机关。4、听从现场处置组的指挥,对不听劝阻,继续滞留的非正常上访人员强制劝离到市政府群众来访接待大厅由市信访局进行接谈、分流和交办。5、负责收缴横幅、标语、传单等物品,对违法上访行为进行取证、定性、处置和移交。6、负责处理未经许可的摄像、拍照和采访等问题。

第四章 现场处置

第十五条 早发现、早处置。按照“随发现、随控制、随带离”的原则,由协调办做好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并劝离进入市政府非正常上访区域的上访人员,防止上访人员聚集。对人数在50人以下的非正常上访,由协调办组织广场派出所负责依法处置。
第十六条 分门别类、归口管理。根据市委、市政府办公室《贯彻省委办公厅〈关于处置省委机关门前来访突出问题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凡发生100人以上大型集访或半天内同时发生三批以上集访的,根据群众反映的问题,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负责,出面协调、指挥、安排各职能部门配合“两组一办”开展工作。凡发生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且有堵门、堵路等过激行为的集访,以及人数虽在50人以下但情绪激烈、行为违法或严重干扰机关正常秩序的集访,根据群众的上访诉求,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由市信访局主管副局长负责,出面协调、指挥、安排各职能部门配合“两组一办”开展工作。遇到重要或特殊情况,由处置领导小组组长报请市政府主管副秘书长出面协调、指挥、安排现场处置工作。
第十七条 到位时限。处置领导小组组成人员、涉访责任主体负责同志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在非访事件发生后,必须按以下规定时限到达现场并积极开展工作。在市政府机关大院内的部门、单位领导,接到通知10分钟以内到达现场;在市区的市级部门、单位和秦、渭两区政府领导接到通知30分钟以内到达现场;武功、兴平、乾县、礼泉、泾阳、三原等南部6县市政府领导接到通知后1小时内到达现场;永寿、长武、彬县、淳化、旬邑等北部5县政府领导在2小时内到达现场。对未按时组织人员赶赴现场的按照咸纪发〔2004〕5号文件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八条 预警防范。协调办接到或发现来市政府较大规模集体上访信息后,要迅速了解和查明情况,及时向处置领导小组汇报,并做好有关准备工作。
第十九条 现场处置程序。在处置人员到位后,按照处置领导小组负责人的指示执行:(一)由现场宣传引导组宣讲《信访条例》等有关信访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教育疏导。(二)在现场宣传引导组教育引导未果的情况下,由秦都公安分局现场执勤民警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并向上访人员提出限时离场要求。(三)对经政策、法律教育宣传后,仍不离开禁访区域的上访人员,由现场处置组组织公安干警强行带离并交市级信访部门分流给涉案单位办理,对组织挑头煽动闹事及有过激行为的上访人员,依法妥善予以处理。
第二十条 后续处理。对现场处置组强行带离的非正常上访人员,市级信访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逐一造册登记并进行统一交办。各县市区和市级部门及有关责任主体单位要按照“迅速、安全、不返流”的要求,将分流人员带回当地进行教育稳控和解决合理诉求,并按有关法律法规对组织挑头煽动非正常上访人员依法予以处理。
第二十一条 本细则从发布之日起实施。



中国工商银行关于印发中国工商银行新旧财务制度衔接办法的通知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关于印发中国工商银行新旧财务制度衔接办法的通知
1993年6月23日,中国工商银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计划单列市分行,长春、杭州金融管理干部学院:
根据财政部(93)财商字第176号文件《关于金融保险企业贯彻实施新的财务制度有关衔接政策问题的通知》,总行制定了《中国工商银行新旧财务制度衔接办法》,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迅速组织实施。
一、贯彻新的财务制度,做好新旧制度转换工作,是关系全行工作一件大事,各行要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并按照新的财务制度要求,调整和加强我行业务经营和财务管理工作。各级行要牢固树立效益观念,提高全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为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过渡奠定基础。全行各项业务活动,都应讲求经营效益,努力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产质量,增收节支。在财政部取消费用率控制的情况下,各行为确保完成利润计划,仍应对所辖行处加强费用和成本开支管理。
二、加强信贷管理,保证贷款到期还本付息。新的财务制度规定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全行财务收支核算将发生重大变化,影响最大的是银行贷款利息收入,不论是否实收,都要按规定计算应收利息并列入损益。这就可能造成用信贷资金垫付上交税利,扩大借差或减少存差,势必影响资金周转和资金效益。因此,各级行要严格放贷与收息连贯责任制,改变重贷款、轻收息的现象,对已发生的应收未收利息要组织力量积极催收,必要时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清收。
三、加强内部协作,共同做好各项衔接工作。各级行要组织会计、科技、计划、信贷等职能部门,共同研究贯彻新财务制度的具体措施。各部门要密切配合,调整和修改有关业务制度与办法,保证财务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四、充实和加强财会人员队伍。为适应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银行内部经营机制的需要,各行要充实和加强财会人员队伍,以保证财务改革和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财会人员要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解放思想、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勤奋工作,努力把全行的财务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各行在执行新财务制度和新旧帐务结转中,遇到什么问题,望及时报告总行。

附:中国工商银行新旧财务制度衔接办法
为了贯彻执行《企业财务通则》和《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顺利完成新旧财务制度的衔接转换工作,现就办理1993年上半年会计决算、新旧帐务结转和新制度运行中的有关事项,规定如下:

一、关于1993年上半年会计决算
根据财政部规定,今年要分别编制上半年和全年决算报表。上半年会计决算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1.认真核实资金、财产和财务收支
(1)核实信贷基金、确保信贷基金完整。各行信贷基金应有数为工商银行成立初期的信贷基金,加上历年实现利润、提取保值贴息、上缴应付利息按规定比例返还的信贷基金。
(2)核实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净值是银行资本金重要组成部分,各行必须认真核实,做到固定基金、折旧和固定资产数据正确、帐实相符。新购建的固定资产以及用预付工程款在上半年建成完工的项目,应及时进帐,保证银行资本金完整。
(3)核实贷款、投资、债券等各项资产。落实债权债务,不合理的资金占用要抓紧收回,做到帐据、帐实相符。对人工两行分设时形成的开办费用等项垫款可转入“待摊费用”科目,新旧帐务结转列入“递延资产”科目。
(4)核实上半年财务收支。该入帐的收入必须入帐,列支的费用应在总行下达的费用率范围内掌握。固定资产修理费上半年仍按现行规定执行。
(5)清理专用基金。上半年专用基金收入,除折旧基金收入、返还应付利息留成、其他收入等外,预提利润留成按本年计划利润二分之一(或实际利润)减保值贴息数二分之一计提。
2.上半年决算报表种类及报送日期
(1)上半年决算报表种类
业务状况报告表(含美元、不含美元两种)
损益明细表(含美元、美元两种)
资产负债表(美元)
外汇牌价差额表
经济指标计划执行情况表
专用基金平衡表(不含美元)
专用基金支出明细表
暂收暂付款明细表(含美元、美元两种)
决算说明书
新旧科目结转余额备查表
上半年决算报表按1992年会计决算报表格式,并报计算机软盘。
(2)决算日与投送时间
上半年会计决算日为1993年6月30日。决算按现行财会制度有关规定办理,结转损益,附属机构的损益均应纳入决算。决算报表和计算机软盘均于7月31日前一式两份报送总行。

二、关于新旧帐务结转
从1993年7月1日起,正式执行《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在决算前应做好有关会计科目(帐户)的调整准备工作,包括计算机软件的修改工作及帐户设置工作等。除贷款科目外,需办理结转科目必须在7月1日开业前结转完毕。
1.会计科目(帐户)的调整与设置
(1)代替新科目
以上旧科目余额,半年决算后不需结转,原代号、名称及位置不变,但应按新会计制度科目使用规定及管理需要设置帐户并进行明细核算,以代替相应的新科目。其中个别科目设户要求如下:
①固定资产科目,下设“在用固定资产”、“未用固定资产”两个帐户。
②应收利息科目,下设“应收短期贷款利息”、“应收中长期贷款利息”、“应收经营性逾期贷款利息”、“应收其他贷款利息”四个帐户。各户按贷款单位核算。
③应付利息科目,下设“应付定期存款利息”、“应付定期储蓄存款利息”、“应付其他利息”三个帐户。各户按不同档次存款核算。
--------------------------------------------------------------------
| 序 号 |旧科目代号及名称 |新科目代号及名称 |
|----------|----------------------------|----------------------|
| 1 |235 暂收款项 |262 其他应付款 |
|----------|----------------------------|----------------------|
| 2 |236 暂付款项 |139 其他应收款 |
|----------|----------------------------|----------------------|
| 3 |248 折 旧 |152 累计折旧 |
|----------|----------------------------|----------------------|
| 4 |238 固定资产 |151 固定资产 |
|----------|----------------------------|----------------------|
| 5 |244 贷款呆帐损失准备金 |129 贷款呆帐准备 |
|----------|----------------------------|----------------------|
| 6 |254 应收利息 |132 应收利息 |
|----------|----------------------------|----------------------|
| 7 |255 应付利息 |261 应付利息 |
|----------|----------------------------|----------------------|
| 8 |234 待摊费用 |162 递延资产 |
--------------------------------------------------------------------
(2)增设新科目
------------------------------------------------------------------------------------------
|序 | | | |序 | | | |
| |代 号| 科 目 名 称 |排列位置| |代 号| 科 目 名 称 |排列位置|
|号 | | | |号 | | | |
|----|------|------------------|--------|----|------|------------------|--------|
|01|380|政策性贷款 | 58下|14|230|盈余公积 |232下|
|----|------|------------------|--------|----|------|------------------|--------|
|02|377|逾期贷款 | 58下|15|234|本年利润 |232下|
|----|------|------------------|--------|----|------|------------------|--------|
|03|378|催收贷款 | 58下|16|225|利润分配 |232下|
|----|------|------------------|--------|----|------|------------------|--------|
|04|138|坏帐准备 |254下|17|501|利息收入 |270下|
|----|------|------------------|--------|----|------|------------------|--------|
|05|240|固定资产清理 |238下|18|502|金融企业往来收入 |270下|
|----|------|------------------|--------|----|------|------------------|--------|
|06|242|在建工程 |238下|19|512|其他营业收入 |270下|
|----|------|------------------|--------|----|------|------------------|--------|
|07|247|待处理财产损益 |238下|20|514|投资收益 |270下|
|----|------|------------------|--------|----|------|------------------|--------|
|08|256|应付工资 |255下|21|515|营业外收入 |270下|
|----|------|------------------|--------|----|------|------------------|--------|
|09|257|应付福利费 |255下|22|521|利息支出 |270下|
|----|------|------------------|--------|----|------|------------------|--------|
|10|227|应交税金 |255下|23|522|金融企业往来支出 |270下|
|----|------|------------------|--------|----|------|------------------|--------|
|11|258|长期应付款 |255下|24|532|营业费用 |270下|
|----|------|------------------|--------|----|------|------------------|--------|
|12|228|实收资本 |232下|25|533|营业税金及附加 |270下|
|----|------|------------------|--------|----|------|------------------|--------|
|13|229|资本公积金 |232下|26|534|其他营业支出 |270下|
|----|------|------------------|--------|----|------|------------------|--------|
| | | | |27|536|营业外支出 |270下|
------------------------------------------------------------------------------------------
以上新增设科目,从7月1日起启用。在建工程、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六个科目,应于7月1日开业前,将有关旧科目余额结转到该科目;其他新增设科目,与旧科目无结转关系。新增科目按新会计制度规定和管理需要设置帐户并进行明细核算,个别新增科目设户要求如下:
①政策性贷款科目,核算反映国务院批准或经国务院授权部门批准,实行停息挂帐、计息挂帐、利率优惠和各种贴息等政策性贷款。本科目,按贷款类别和贷款单位设户并进行明细核算;利息收入实行收付实现制,发生应收未收利息计入表外科目核算。
②逾期贷款科目,核算反映逾期三年以下(不含三年)的各种经营性和政策性贷款。本科目,下设“经营性逾期贷款”、“政策性逾期贷款”二个帐户,各帐户按贷款单位核算;按国家利率规定加计利息,政策性逾期贷款发生的应收未收利息计入表外科目核算。
③催收贷款科目,核算反映逾期三年以上的各种经营性和政策性贷款。本科目,下设“经营性催收贷款”、“政策性催收贷款”二个帐户,各帐户按贷款单位核算;发生的应收未收利息全部计入表外科目核算。
④实收资本科目,核算反映实际收到投资人投入的资本。
⑤盈余公积科目,核算反映按税后利润(减弥补亏损)一定比例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和按税后利润一定比例提取的公益金。本科目下设“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两个帐户。
⑥损益类科目,各科目下设帐户见“损益明细表”式。
(3)停用科目
------------------------------------------------
| 序号 | 停用科目代号 |停用科目名称 |
|--------|----------------|----------------|
| 1 | 146 |本行专用基金存款|
|--------|----------------|----------------|
| 2 | 253 |总行信贷基金 |
|--------|----------------|----------------|
| 3 | 241 |分行信贷基金 |
|--------|----------------|----------------|
| 4 | 243 |支行信贷基金 |
|--------|----------------|----------------|
| 5 | 237 |固定基金 |
|--------|----------------|----------------|
| 6 | 261 |利息及营业收入 |
|--------|----------------|----------------|
| 7 | 262 |金融机构往来收入|
|--------|----------------|----------------|
| 8 | 263 |营业外收入 |
|--------|----------------|----------------|
| 9 | 264 |利息支出 |
|--------|----------------|----------------|
| 10 | 265 |金融机构往来支出|
|--------|----------------|----------------|
| 11 | 266 |折旧支出 |
|--------|----------------|----------------|
| 12 | 267 |业务及管理费 |
|--------|----------------|----------------|
| 13 | 268 |税款 |
|--------|----------------|----------------|
| 14 | 269 |营业外支出 |
|--------|----------------|----------------|
| 15 | 270 |损益 |
------------------------------------------------
以上停用科目,其6月30日余额通过分录结转到相应的新增设科目。
2.新旧帐务结转
(1)结转原则与要求
①余额一律通过会计科目分录结转,同时作出新旧科目余额对照备查表。结转后,旧科目应无期末余额(贷款科目除外),新科目应无期初余额。第一步结转的旧科目,以6月30日余额为依据。
②实收资本结转,财政部规定:国家专业银行的信贷基金、固定基金和更新改造资金余额核定为国家资本金。由于我行更新改造资金与发展基金合并核算,在结转发展基金时,能够确认为更新改造资金的发展基金可转入实收资本,无法确认为更新改造资金的发展基金可转入盈余公积。
③发展基金、职工福利基金、职工奖励基金结转,结转前职工奖励基金不准出红字;职工福利基金结转前如为红字应先抵补,抵补顺序是职工奖励基金、发展基金;发展基金余额,全额转入实收资本科目或全额转入盈余公积科目盈余公积金户;职工福利基金、职工奖励基金余额转入应付福利费、应付工资科目。
④有关债权债务,决算前确属难以收回或偿清的,半年决算后应结转到其他应收款或其他应付款科目。
(2)结转处理手续
①实收资本结转,分录:
收:实收资本
付:253总行信贷基金
241分行信贷基金
243支行信贷基金
237固定基金
146本行专用基金存款(01业务发展基金)
1993年上半年实现利润等应补充的信贷基金,待清算下划后应收入实收资本科目。
②盈余公积结转,分录:
收:盈余公积——盈余公积金
付:146本行专用基金(01业务发展基金)
③本年利润结转,分录:
收:本年利润
付:270损益
如上半年亏损应反方分录
④在建工程结转,分录:
收:146本行专用基金存款(07预付工程款、22建行存款)
付:在建工程
⑤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结转,分录:
收:应付工资
付:146本行专用基金存款(03职工奖励基金)
收:应付福利费
付:146本行专用基金存款(02职工福利基金)
⑥贷款结转,分录:
收:××贷款科目
付:逾期贷款——××户
催收贷款——××户
政策性贷款——××户
以上结转,凡是涉及专用基金结转的,应首先结平专用基金帐务,然后办理结转。专用基金科目余额为红字,应用蓝字反方结转。帐务结平与结转关系对照如下:
------------------------------------------------------------------
| 专用基金帐务结平 | 专用基金帐结转 |
|------------------------------|------------------------------|
|收:银行存款 |收:实收资本或盈余公积 |
|付:业务发展基金 |付:146本行专用基金存款 |
|------------------------------|------------------------------|
|收:银行存款 |收:应付福利费 |
|付:职工福利基金 |付:146本行专用基金存款 |
|------------------------------|------------------------------|
|收:银行存款 |收:应付工资 |
|付:职工奖励基金 |付:146本行专用基金存款 |
|------------------------------|------------------------------|
|收:建行存款 |收:146本行专用基金存款 |
|付:银行存款 |付:在建工程 |
|------------------------------|------------------------------|
|收:预付工程款 |收:146本行专用基金存款 |
|付:银行存款 |付:在建工程 |
|------------------------------|------------------------------|
|收:银行存款 |收:其他应付款 |
|付:暂收款项 |付:146本行专用基金存款 |
|------------------------------|------------------------------|
|收:暂付款项 |收:146本行专用基金存款 |
|付:银行存款 |付:其他应收款 |
------------------------------------------------------------------
3.上半年利润上划与清算
新旧帐务结转后,应将上半年实现的利润于7月31日前上划总行(亏损不上划),同时以付报划回上半年预缴利润。上划与清算处理手续:
(1)上划上半年利润与收回预缴利润
收:联行往帐
付:本年利润
收:预缴利润
付:联行往帐
(2)收到总行下划清算资金
收:实收资本(信贷基金部分)
预提利润留成(留成部分)
应付工资或应付福利费(大于预提留成部分)
付:联行来帐

三、关于执行新制度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
根据财政部《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和有关衔接政策,对全行执行新制度中有关问题作以下补充规定:
1.财务管理体制
工商银行实行“统一管理、分级核算、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财务管理体制。
统一管理:指工商银行财务管理由总行统一对财政部负责。包括统一制定全行财务制度和分配政策,统一汇总编报财务报告,统一缴纳与清算税利。
分级核算:指工商银行实行总行、省级分行、市地行三级经营核算和利润分配。市地行为基本经营核算单位,下属独立业务核算的营业纳税单位为市地行内部财务核算单位。
独立经营:指工商银行各级经营核算单位,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逐级对上负责,层层对下调控管理。
自负盈亏:指工商银行每级经营核算单位,利润直接分配、亏损自行弥补。省级分行,市地行按汇总全辖当年(当季)实现利润,计算所得税、盈余公积金、公益金、应缴上级利润;全辖亏损按财务制度规定用以后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
2.资本金
工商银行的资本金由总行统一管理,省级分行和计划单列市分行的资本金由总行核定、市地行资本金由省级分行核定,各级行对资本金应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并确保其安全完整。
新制度规定,在资本金中,银行固定资产净值所占比例不得超过30%。总行对各分行的比例按照业务量、创利水平、人员机构等项因素,考虑历史原因,适当调节,重新核定。
3.固定资产
工商银行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和其他与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不属于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价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2年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
改变固定资产划分标准后,原固定资产转为低值易耗品的,其净值部分按照低值易耗品摊销办法一次或分期摊入成本费用。原低值易耗品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不转作固定资产,仍按照低值易耗品管理。如:点钞机、铁皮柜、打捆机、计算机、钞币鉴别机、外文打字机、压数机、打洞机以及经财政部批准的其他物品。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平均年限法分类按季提取;提取的折旧计入成本,不得冲减资本金,固定资产中房屋类预计净残值率确定为3%,其余净残值省略不计。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折旧率作如下调整:
(1)房屋及构筑物 折旧年限(年) 折旧率(%)
营业用房 30 3.23
非营业用房 35 2.77
简易房 5 19.4
(2)构筑物 15 6.46
(3)设备
电子计算机(大中型) 5 20
电子计算机(微小型) 3 33.33
其他设备 5 20
(4)交通运输设备
专用运钞车 4 25
其他运输设备 6 16.66
4.成本
成本管理是银行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各行必须重视成本管理,加强成本核算,降低成本支出,提高经营效益。
(1)成本范围调整
按照新制度的规定,对成本开支范围的内容作了一定增减调整:
损益类科目帐户设置及新旧对照表
--------------------------------------------------------------------------------
| 新科目与帐户 | 旧科目与帐户 |
|----------------------------|----------------------------------------------|
|501利息收入 |261利息及营业收入 |
|1.短期贷款利息收入 |1—9 |
|2.中长期贷款利息收入 |10.信托及利息业务收入 |
|3.政策性贷款利息收入 |11.手续费收入 转其他营业|
|4.逾期贷款利息收入 |12.外汇买卖收益 收入科目 |
|5.其他贷款利息收入 | |
|----------------------------|----------------------------------------------|
|502金融企业往来收入 |262金融机构往来收入 |
|1.全国联行往来收入 |1.联行往来利息收入 |
|2.省辖联行往来收入 |2.省辖往来利息收入 |
|3.同业往来收入 |3.人行往来利息收入 |
|4.中央银行往来收入 |4.同业往来利息收入 |
| |5.邮政汇兑往来利息收入户取消 |
|----------------------------|----------------------------------------------|
|512其他营业收入 |261利息及营业收入 |
|1.手续费收入(511) |手续费收入 |
|2.汇兑收益(513) |外汇买卖收益 |
|3.担保收入 |(新增) |
|4.其他收入 |信托及信息业务收入(不含担保费) |
|----------------------------|----------------------------------------------|
|514投资收益 |262金融机构往来收入 |
|1.短期投资收益 |投资分红及新增内容 |
|2.长期投资收益 | |
|----------------------------|----------------------------------------------|
|515营业外收入 |263营业外收入 |
|1.利差补贴 |1.低利贷款利差、补贴收入 |
|2.全资附属机构利润 |2.附属机构利润 |
|3.结算罚款收入 |3.结算罚款收入 |
|4.其他营业外收入 |4.其他营业外收入 |
--------------------------------------------------------------------------------
--------------------------------------------------------------------------------
| 新科目与帐户 | 旧科目与帐户 |
|----------------------------|----------------------------------------------|
| |264利息支出 |
| |1.工业利息支出 |
|521利息支出 |2.商业利息支出 |
|1.活期存款利息支出 |3.集体利息支出 |
| |4.私营及个体利息支出 |
| |5.外汇存款利息支出 |
|----------------------------|----------------------------------------------|
|2.定期存款利息支出 |(新增单位定期利息部分) |
|----------------------------|----------------------------------------------|
|3.活期储蓄存款利息支出 |6.活期储蓄利息支出 |
| |7.定期两便储蓄利息支出 |
|----------------------------|----------------------------------------------|
|4.定期储蓄存款利息支出 |8.定期储蓄利息支出 |
|----------------------------|----------------------------------------------|
| |9.其他利息支出 |
| |10.信托及信息业务支出(取消) |
| |11.外汇买卖及业务损失(取消) |
|5.其他利息支出 |注:外汇买卖损失归入“534其他营业 |
| |支出”,业务损失归入“536营业外支出” |
| |——资产一般损失户 |
| | |
|----------------------------|----------------------------------------------|
| |265金融机构往来支出 |
| |1.联行往来利息支出 |
|522金融企业往来支出 |2.省辖往来利息支出 |
|1.全国联行往来支出 |3.同业往来利息支出 |
|2.省辖联行往来支出 |4.人行往来利息支出 |
|3.同业往来支出 |5.低利贷款利差补贴支出(取消) |
|4.中央银行往来支出 |6.邮政汇兑入来利息支出(取消) |
| |注:帐户取消,上半年支出 |
| |并入同业往来支出 |
--------------------------------------------------------------------------------
--------------------------------------------------------------------------------
| 新科目与帐户 | 旧科目与帐户 |
|----------------------------|----------------------------------------------|
|534其他营业支出 | |
|1.手续费支出(531) |267业务及管理费中手续费、储蓄代办费 |
|2.汇兑损失(535) |264利息支出中外汇买卖损失 |
|3.呆帐准备金 |269营业外支出中呆帐准备金支出 |
|4.坏帐准备金 |新增内容 |
|5.固定资产折旧 |266折旧支出 |
|6.其他支出 |264利息支出中信托及信息业务支出等 |
|----------------------------|----------------------------------------------|
| |268税款 |
|533营业税金及附加 |1.营业税 |
|1.营业税 |2.城建税 |
|2.各种附加 |3.教育附加 |
|----------------------------|----------------------------------------------|
|536营业外支出 |269营业外支出 |
|1.资产一般损失 |264科目中业务损失等 |
|2.资产非常损失 |7.其他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损失 |
|3.院校经费 |新增内容 |
|其他支出 |7.其他营业外支出 |
|----------------------------|----------------------------------------------|
| |1.离休、退休、退职费 |
| |2.丧葬抚恤费 |
| |3.长休人员支出 并入营业费用科目|
| |4.落实政策支出 |
| |5.呆帐准备金—转其他营业支出 |
| |6.电子设备购置费——取消 |
|----------------------------|----------------------------------------------|
| |267业务及管理费 |
|523营业费用 |1.职工工资(包括奖励基金开支的奖金支出) |
|1.职工工资 |2.补助工资(包括福利基金开支的补贴津贴支 |
| |出) |
|----------------------------|----------------------------------------------|
|2.劳动及待业保险费 |269科目中1—4户 |
|----------------------------|----------------------------------------------|
|3.劳动保护费 |13.劳动保护费 |
--------------------------------------------------------------------------------
--------------------------------------------------------------------------------
| 新科目与帐户 | 旧科目与帐户 |
|----------------------------|----------------------------------------------|
|4.职工福利费 |3.职工福利费 |
|5.职工教育经费 |4.职工教育经费 |
|6.工会经费 |5.工会经费 |
|----------------------------|----------------------------------------------|
|7.业务招待费 |新增 |
|----------------------------|----------------------------------------------|
|8.外事费 |11.外事费 |
|----------------------------|----------------------------------------------|
|9.电子运转及科研费 |19.电子机具运转费 |
|----------------------------|----------------------------------------------|
|10.业务宣传费 |23.业务宣传费 |
|----------------------------|----------------------------------------------|
|11.安全防范费 |26.安全防卫费 |
|----------------------------|----------------------------------------------|
|12.会计出纳费 |17.出纳费 |
|----------------------------|----------------------------------------------|
|13.印刷及用品费 |18.业务用品费 |
|----------------------------|----------------------------------------------|
|14.车船燃料费 |12.车船燃料费 |
|15.取暖费 |24.取暖费等 |
|16.水电费 | 公杂费和电子运转费中的水电费 |
|----------------------------|----------------------------------------------|
|17.钞币运送费 |16.钞币运送费 |
|18.邮电费 |20.邮电费 |
|----------------------------|----------------------------------------------|
| |9.会议费 |
|19.差旅会议费 |10.差旅费 |
|----------------------------|----------------------------------------------|
|20.宣教费 |7.宣教费 |
|----------------------------|----------------------------------------------|
|21.低值易耗品购置 |14.低值耗品 |
|----------------------------|----------------------------------------------|
|22.修理费 |6.固定资产修理费 |
|----------------------------|----------------------------------------------|
|23.租赁费 |15.房租费等内容 |
|----------------------------|----------------------------------------------|
|24.资产摊销费 | |
|----------------------------|----------------------------------------------|
|25.税金 |27.税金 |
|----------------------------|----------------------------------------------|
|26.咨询费 |咨询、公证、审计、技术转让等费用 |
|----------------------------|----------------------------------------------|
| |29.其他支出 |
|27.其他及公杂费 |8.公杂费 |
| |25.保险费 |
--------------------------------------------------------------------------------

(2)成本控制
①业务宣传费,财政部核定工商银行业务宣传费不得超过营业收入(扣除金融机构往来收入)的2‰,其中总行统筹留用0.2‰,各分行按1.8‰掌握使用。
②业务招待费,各分行业务招待费开支不超过全辖营业收入(扣除金融机构往来收入)的1‰。
③储蓄代办费,储蓄代办费按代办储蓄存款年平均余额的1.2%之内控制使用,代办储蓄平均余额应扣除银行职工在代办储蓄业务中从事吸储、复核和管理工作应分摊的储蓄存款余额。
④修理费,取消固定资产修理费按4%比例掌握使用的规定,改为据实在营业费用科目的修理费帐户列支。其中修理费发生大额开支,对当期成本影响较大的,可以实行预提或待摊的办法。
⑤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以工资总额的14%、2%和1.5%,按季从有关营业费用科目帐户中列支,转入应付福利费、预提费用科目按规定使用。
⑥低值易耗品摊销,新制度规定银行低值易耗品可以一次或分次摊销,取消原“五·五”摊销办法,简化核算手续。
5.权责发生制及财务收支
(1)应收利息
根据新制度规定,利息收入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鉴于工商银行承担了一部分政策性业务,并将在一定时期仍要继续承担;同时工商银行又要办理经营性业务,逐年向商业银行过渡,所以对贷款利息收入实行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混合核算方法。凡是国务院批准或经国务院授权部门批准,在一定期间内实行停息挂帐或计息挂帐等政策性贷款可暂不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核算营业收入。实行计息挂帐办法的,期满后挂帐期间的利息计入当期利息收入。除政策性业务以外的贷款,其利息收入均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核算。
自7月1日起启用表内“应收利息”科目。该科目借(付)方余额反映应收取而未收到的贷款利息,应收利息逾三年未收转销“坏帐准备”科目,转销“坏帐准备”的应收利息,应作表外登记,保留债务追索权。
实行新制度以后,表外“应收未收利息”科目继续使用,可设置两个帐户,分别核算实行新制度前结存应收未收利息和实行新制度后因政策性贷款等发生的应收未收利息。
表内表外应收未收利息,应加强管理,建立相应的制约控制制度;应按有关规定计算复利,复利可在收回应收未收利息时一并计收。
(2)应付利息
应付利息计提范围:储蓄定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发行金融债券、长期借款均要按规定办法提取应付利息。
实行新制度以后预提的应付利息,其余额不再上缴财政。
(3)营业税
工商银行缴纳营业税的计税依据为“利息收入”和“其他营业收入”两个科目余额。
6.利润纳税及利润分配
(1)工商银行利润是指全行及其附属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全部业务(含外汇业务)经营的财务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2)利润计划是全行经营的主体,是计划和考核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由总行根据各分行资本金占有量、结构、信贷资金收支等情况逐级下达。年度利润计划下批后,除遇有存、贷款利率大幅度变动、机构隶属关系改变等因素而引起利润变化外,对下一般不作调整。
(3)新制度实施后,工商银行实现利润,向国家缴纳55%所得税,取消调节税。所得税实行“按实计缴、逐级上划,总行统一交付与清算”办法。税后利润,免征能交基金和国家预算调节基金,按上级核定比例提取盈余公积金、公益金。
(4)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利润(减弥补亏损)的一定比例由分行在年终决算时一次提取。盈余公积金用于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金。根据规定,全行汇总的盈余公积金累计超过注册资本金25%后的部分,由总行报经财政部批准,集中转增资本金。分行根据总行核批的资本金增加数从盈余公积金转增资本金。分行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在总行没有下达转增资本金批复以前,原则上全部留存分行营运周转。
(5)公益金按税后利润(减弥补亏损)的一定比例提取,公益金主要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支出。全行的公益金比例由财政部核定,各分行的公益金比例由总行核定。
(6)税后利润提取盈余公积金、公益金后的部分,由总行根据财政部核定比例,对各分行制定分配办法、统筹调剂。
7.实行新制度有关业务核算手续
(1)固定资产折旧处理
每季提取折旧,由管理固定资产综合部门或专职人员,根据卡片帐编制“中国工商银行××行×年×季度提取折旧计算清单”。提交会计部门审核并进行帐务处理。本季末在用应提折旧余额=本季三个月初在用应提折旧固定资产余额之和÷3,帐务处理:
付(借):其他营业支出——固定资产折旧户
收(贷):累计的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表现损益减少,累计折旧增加。
(2)利润分配处理
①每季缴纳税金,各行按收支科目计算的实现利润55%交纳所得税(如投资收益已交纳所得税应从利润中剔除),并依据税后利润计算应提公益金。省分行必须于季末后十日内将应交税金上划总行。处理手续:
付(借):利润分配——应缴所得税
收(贷):联行往帐
②每季提取公益金,亏损行不得计提,盈利行按本季实际税后利润和上级核定比例或绝对数提取。处理手续:
付(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公益金)
收(贷):盈余公积——公益金
③年终提取盈余公积金和计算应上缴总行利润。处理手续:
付(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收(贷):盈余公积——盈余公积金
付(借):利润分配——计算应上缴利润
收(贷):联行往帐
④年终结转本年利润及利润分配结转,处理手续:
付(借):各收入科目
收(贷):本年利润
付(借):本年利润
收(贷):各支出科目
付(借):本年利润
收(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付(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收(贷)利润分配——应交所得税
收(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公积金、公益金)
收(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收(贷):利润分配——计算应上缴利润